发布日期:2025-06-24 00:38 点击次数:134
根据定义,压实系数为填土的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在平时日常设计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多种情形的压实系数,那么,压实系数在设计过程中又该如何取值呢?下面根据填土类别结合规范要求分明别类一一道来。
(一)基础下方填土
这一类填土位于基础下方,压实系数大小及要求关系到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故这类填土压实系数要求最高。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中4.2.4条规定,基底下方换填垫层压实系数需满足下表要求:
图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中6.2.2条规定,对于基底下方采用压实地基处理的土体压实系数需满足下表要求:
图片
压实地基处理的土体虚铺厚度根据压实设备能量不同而不同,初步设计时可按下表选用:
图片
(二)边坡上的填土
设置在斜坡上的压实填土,应验算其稳定性。当天然地面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防止压实填土可能沿坡面滑动的措施,并应避免雨水沿斜坡排泄。当压实填土阻碍原地表水畅通排泄时,应根据地形修筑雨水截水沟,或设置其他排水设施。设置在压实填土区的上、下水管道,应采取严格防渗、防漏措施。
压实填土的边坡坡度允许值,应根据其厚度、填料性质等因素,按照填土自身稳定性、填土下原地基的稳定性的验算结果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表的数值确定。
图片
(三)基坑侧面的填土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4.2.7条规定: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应灌注素混凝土或搅拌流动性水泥土,或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8.4.24条规定:筏形基础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工作。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回填时应先清除基坑中的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回填并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压实系数要求众多,且容易弄错。分清填土所在位置及填土作用,然后对应查表,压实系数取值问题迎刃而解,这样会变得简单很多吧。
创作不易,转发请备注来源,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为低空文旅蓬勃发展护航